從理論上來說,“痤瘡面前人人平等”,青春期長痤瘡是必然的。實際上,有少數人的確沒有出現或只有輕微的痤瘡。原來,干性皮膚不長痤瘡,油性皮膚易長痤瘡,這是因為油性皮膚個體的體內雄激素水平高或雄激素受體的敏感性增加,皮脂分泌旺盛,一旦毛囊口形成角栓,痤瘡就產生了。當然由于痤瘡是一個多因素導致的疾病,因此,飲食習慣、神經類型、環境與氣候、睡眠質量、日光對痤瘡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
痤瘡與青春期關系密切,這是毫無疑義的。但它又并不完全是隨著青春期的過去而消失,因為它不是青年人的專利。隨著社會現代進程的加快,青春期后(一般指年齡25歲)仍然長痤瘡的患者逐漸增多,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多數患者因長期的精神緊張、壓力過大、睡眠不足,刺激機體垂體——下丘腦腎上腺軸,產生高水平的雄激素,引起痤瘡,以白領多見。另外,生活環境粉塵多,或高溫潮濕也會增加毛孔堵塞的機會,進而出現外源性痤瘡。目前由于使用化妝品不當,如油性皮膚使用含油脂較多的護膚霜、粉餅,或美容院護理不當導致痤瘡也在增加。
青春痘要除之而后快
青春痘病因非常復雜,專家認為其主要病因有四:一是皮脂質過度增生。二是毛囊角質化過程異常。三是細菌過度繁殖。四是荷爾蒙失常。另外,精神因素、飲食因素、環境等因素,也與青春痘的發病有密切的關系。
今天是日益講究外在美的年代,青春痘患者部分會出現如下狀況:一、自我感覺臉上無光,有一點自卑感,有時會焦慮不安。二、總認為別人會暗地里嘲笑自己,議論自己,逐漸變得抑郁寡歡,不喜歡參加社會活動等,與親朋好友交往減少。三、感覺別人看不起自己,學習成績下降,失戀率升高,就業機會減少。四、自控力下降,容易發脾氣和別人吵架。因此,專家呼吁,長了青春痘是病,要除之而后快。
內外結合的戰“痘”策略
重要的是,患“痘”人群大多沒找到一種科學、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法,有的是暫時減輕了表面癥狀,過后不久又復發了,給年輕人心里留下沉重的陰影。針對痤瘡的病理根本,要攻克這頑癥,就在于里應外合、標本兼治的全方位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