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學生開學時節,麗江地區H1N1甲型流感再次來襲。9月2日上午11時至9月3日12時,麗江大學先后發現8名學生出現發熱、咳嗽等流感樣癥狀,終這8例發熱學生被確診為甲型H1N1流感病例。麗江開展了多種抗擊流感行動,這期間麗江人流多少錢全院上下統一部署也做好了隨時趕赴抗擊流感第一線的準備。于此同時,麗江人流多少錢發熱門診相關負責人為島城市民提出以下幾個建議:
感冒患者應排查甲流
打噴嚏并非全感冒
“雖然癥狀都是打噴嚏、流鼻涕,但檢查后確診的病情并不都一樣,有的是感冒,有的則是過敏,而感冒也分為冷感冒和熱感冒兩種。”新陽光醫院專家介紹,熱感冒是指伴有發熱的感冒,應該給患者吃一些如羚翹散、麻杏散等疏風清熱的藥;冷感冒為無發熱的感冒,主要表現為喉嚨疼、流涕、咳嗽等癥狀,應給患者吃一些川芎茶調散、霍香正氣散等宣肺止咳的藥,在患病期間應合理調整飲食、適量增減衣服,平常加強體育鍛煉也是預防感冒的必要措施。
三類感冒要分清楚
“市民應該分清楚季節性流感、甲型H1N1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區別,不能混為一談。”新陽光醫院專家介紹,季節性流感是由早已存在于我們身邊的人流感病毒(有A、B、C3個型別)引起的一種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肌痛、頭痛、不適、干咳、咽喉痛和鼻炎等。流感可致各年齡組人群發病,其中兒童感染率高。但老年人、嬰幼兒及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流感并發癥發生率、住院率和死亡率高。
對付甲型流感,中藥方劑顯身手
為做好秋季甲型H1N1流感中醫藥防控工作,防止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島城蔓延,專家列出了6個實用的中藥方,建議市民長期服用,以預防甲型H1N1流感。中藥代茶飲預防分為成人方和兒童方,其中,成人方:太子參6g、麥冬3g、金銀花3g;兒童方:太子參3g、麥冬3g、金銀花3g。藥物劑量均為一服劑量,集體服用時藥物劑量需根據人數數量分別加倍。此外還有4個中藥湯劑,平素體健者:金銀花12g、黃芩10g、生薏苡仁15g、沙參12g、生山楂15g、生甘草6g。平素體弱者:黃芪10g、白術9g、防風9g、山藥15g、北沙參9g、陳皮9g、炙甘草6g。平素嗜煙酒者:葛根10g、生薏苡仁15g、黃芩9g、沙參12g、藿香10g、生甘草6g。兒童:藿香6g、蘇葉6g、金銀花6g、沙參6g、生山楂6g。
專家提醒市民,這些藥方并非適用于所有人,老人、6歲以下兒童應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慢性疾病患者及婦女經期、產后慎用,孕婦禁用,服用期間有不適感覺者,應立即停止服藥并及時咨詢醫師;對上述藥物有過敏史者禁用,過敏體質慎用。
7種按摩方法,可防甲型流感
專家推薦了幾種自我按摩法,可激發體內的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首先雙手對掌搓至有發熱感。具體7種方法:
擦面頰:用搓熱的雙手掌,分別上下擦摩雙側面頰部,可分別行上下、旋轉擦摩手法,各數十次,至面部發熱或皮膚泛紅為佳。
揉迎香:用雙手中指或食指自鼻翼至鼻根部擦摩鼻的兩側數十次。然后用雙手中指或食指尖分別點按雙側迎香穴,即鼻翼兩旁的凹陷處。用力點按,有酸脹感時,輕按揉動穴位數十次。鼻塞時可加做,對改善鼻通氣立竿見影。
摩頸部:以手指的掌面著力由上向下自發根處至肩部摩擦頸部兩側,擦動數十次,至頸部發熱或皮膚泛紅為佳。
點揉風池:用兩手拇指或中食指同時用力,點揉風池穴。風池穴在頸部耳后兩高骨的內側。先用力點住風池穴,使之有較重的酸脹感,然后拇指或中食指腹點揉數十次。
推揉大椎: 一手或雙手食、中指按住大椎穴。大椎穴在低頭時頸部凸起高骨頭的下緣(第七頸椎棘突的下緣)。用力按揉數十次,后自大椎向上推揉至發根數十次。
點按足三里:雙手手食、中指并攏,分別用力點按同側足三里穴。先用力點按,使穴位有較重的酸脹反應,然后用指腹點揉數十次。可雙手同時進行,也可點按一側再做另一側的足三里穴。
摩胸腹:用一手或雙手四指并攏,用手指指腹部自天突穴至腹部摩擦。天突穴在胸骨上窩凹陷。擦至胸腹部發熱或皮膚泛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