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女性最易得3種婦科病
任何年齡的女性都可能換上婦科疾病,但有些婦科疾病容易見于未婚女性身上。因此不要以為未婚女性是中年或更年期女性才會得的病,未婚的年輕姑娘們也要時刻注意自己身上是否會有以下三種疾病。
一、原發性閉經
1、什么是閉經
姑娘長到了13-15歲時候應該出現月經,最遲到17-18歲也應出現月經初潮。如果過了18歲月經遲遲不來,就是得了原發性閉經。如果來過月經初潮,以后再出現閉經的,便稱繼發性閉經。
月經的來潮,需依賴丘腦下部一腦垂體一卵巢功能的協調和子宮內膜對性激素的周期性反應,丘腦下部分泌促性腺激素的釋放激素,促進腦垂體分泌促卵泡成熟激素和黃體生成激素。在這兩種激素的協同作用下,使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并作用于子宮內膜,使子宮內膜發生周期性的變化和脫落,這就產生了月經。只要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卡”住了,就會發生原發性閉經。
2、引發原發性閉經的原因
精神因素,例如緊張、恐怖、擔憂和過度悲傷的不良情緒,得了精神性厭食癥等。均可引起閉經。
得了婦科疾病,例如生殖系統先天缺如(無陰道、無子宮、無卵巢)或發育不良,子宮內膜結核(俗稱干血癆)、對抗性卵巢綜合征等。
由軀體病癥引起的。人的身體猶如一部機器,體內臟器好像是機器的零件。某個零件壞了,機器就發生故障,不能正常運轉。同樣道理,患了某些疾病,也會引起原發性閉經。這些疾病,常見的有貧血、糖尿病、結核病、甲狀腺功能失調、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腦垂體腫瘤和性染色體異常等等。
二、無陰毛
陰毛是一個人的第二性征之一。經過青春發育期以后。由于性激素的緣故,都應該出現陰毛和腋毛。而且,陰毛出現的年齡早于月經初潮年齡,大約在12歲左右便會出現陰毛。經過青春發育期的妙齡少女如果無陰毛,那就有可能患了脫納氏綜合征、單純性腺發育不全和睪丸女性化等內分泌疾病。當然,如果陰毛受體不健全或缺如。或者毛囊發生病變或過于稀少,也會出現陰毛稀少甚至缺無。
私處毛發的作用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陰毛可能是人類進化史上長著毛皮時期的殘留物,然而問題是,為什么人類身體其他部位的毛發都消失不見了呢?一種說法是,這些更加濃密的毛發聚集在擁有頂泌汗腺(apocrinesweatgland)和外分泌腺的人體部位周圍,它可能是用來傳播特殊氣味(被細菌分解后的費洛蒙信息素),發出性成熟信號的。此外,在人類還沒有穿褲子的原始時代,深密的陰毛除了有保暖的作用,還能保護外陰。在性生活中,陰毛的主要作用是緩沖性交時的摩擦,因陰毛的生長部位陰阜是性交時的受力點之一。
私處除毛,是利是弊?
有學者認為,保留陰毛一定程度上是不利于私處衛生的。因為現代社會,人類不僅有了外褲,還有內褲,此時陰毛對外陰的遮蓋,會使外陰始終處在溫熱、潮濕環境,可能會助長霉菌、滴蟲、陰虱及多種致病菌的衍生。
1997-2003年英國一項研究表明刮除外陰毛發能降低陰虱的發病率。陰虱是一種能夠通過性接觸傳播的寄生蟲,它們主要寄生于陰部及肛門周圍的毛發上。清除陰虱的寄生部位是治療及切斷其傳播途徑的方法之一。
但是,清除陰毛又帶來了許多別的健康問題。由于私處皮膚嬌嫩,而且皺褶甚多,除毛可能導致更多的皮膚傷口、過敏及感染問題。這些并發癥的發生和輕重除了和個人體質有關,與選擇的除毛方式也有關系,刀片刮除更容易出現刮傷,激光脫毛則容易出現燒傷及皮膚色素的沉著。
總體而言,清理私處毛發可能發生的并發癥主要有以下幾種:
皮膚刮傷:使用鈍刀片、在干燥皮膚上操作易使皮膚刮傷。而自行操作時由于直視困難、陰部褶皺多,更容易刮傷。
毛囊炎:無論是剃刀刮除、鑷子拔除、抑或是蜜蠟均可發生毛囊炎。若合并感染,可能會導致化膿,甚至形成肉芽腫。
感染加重:一方面,剃除毛發的時候,如果造成微小的皮膚創口,會使病原菌易于種植;另一方面,若身體某個部位已存在感染,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化膿性葡萄球菌、綠膿桿菌、HPV、HSV、傳染性軟疣等,剃刀會成為一個傳播工具,把病原體帶到剃刀所及之處。已有感染的人,應該禁止脫毛,至少也應等感染痊愈再嘗試。
接觸性皮炎:任何除毛產品和刮后修復產品都有可能導致刺激和過敏,引發接觸性皮炎。
三、月經不調
1、什么是月經不調
月經不調是婦女月經病的俗稱,指月經的周期、經色、經量、經質的改變。包括月經提前、錯后或不定期,月經量過多、過少或閉經等。
2、月經不調的原因
引起月經不調的原因很多,如精神因素、勞累過度、生活規律改變、飲食改變、環境改變、寒冷刺激、使用激素等。中醫認為,本病與腎、肝、脾三臟有密切關系,多與臟腑功能失調,氣血失調,沖任不固有關。
3、月經不調的按摩調理法
預備式
平臥床上,雙目微閉,呼吸調勻,左手掌重疊于右手背上,將右手掌心輕輕放在下腹部,靜臥1~3分種。
團摩下腹
左手掌心疊放在右手背上,將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適當用力按順時針、逆時針作環形摩動1~3分種,以皮膚發熱為佳。
團摩臍周
左手掌疊放在右手背上,將右手掌心放在肚臍下,適當用力按順時針繞臍團摩腹部1~3分種,至腹部發熱為佳。
功效:溫經散寒,調理氣血。
揉按關元穴
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將拇指腹放在關元穴,適當用力揉按0.5~1分種。
功效:滋養肝腎,調經止痛。
(本文由麗江婦科醫院推薦,歡迎分享到好友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歡 迎 轉 發 分 享 ★★★★★
關注 麗江婦科 分享到朋友圈吧!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 朋友 或 分享到 ?朋友圈
訂閱 麗江婦科醫院 方式
微信搜索公眾號:麗江婦科醫院
微信公眾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