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檢基本功,不容忽視
由于科技發達,醫療診斷儀器和技術進步,現在婦女懷孕以及生產時所承擔的風險比過去小得多。但是,產前檢查卻不容忽視!
完善的產前檢查可以及早發現孕婦及胎兒異常狀況,把握適當處理時機,為胎兒和準媽媽把好健康關。
第一次產前檢查時,醫院或診所將發放《孕婦健康手冊》。每次接受產前檢查時攜帶手冊前往,醫護人員會將檢查結果詳細記錄于手冊內。一般來說,完整的產前檢查次數為15次。
懷孕28周前每4周檢查一次,懷孕29~36周每2周檢查一次,懷孕37周后每周檢查一次。高危險妊娠或患妊娠并發癥的孕婦,視其情況增加檢查次數。
34歲以上孕婦是生下唐氏癥兒的高危人群
唐氏癥是一種染色體異常現象,也是發生率高的染色體異常癥候群之一。唐氏癥會造成很多問題,諸如幼兒生長遲緩、智能不足、甲狀腺機能異常、先天性心臟病、腸胃閉鎖等疾病;嚴重者由于心臟病等多重器官等問題,會在出生后就死亡,輕微者如果訓練得當,將能日常生活自理。
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個孕婦都需要接受前述檢查;只有當她的胎兒產生先天異常的幾率,大于羊膜穿刺的合并癥發生率時,才應接受這些檢查。
如果只是想預知胎兒性別,那就不符合檢查的本意了。而孕婦在接受檢查之前,也需對各項檢查的目的、安全性、成功幾率及合并癥等有充分了解,如此才能去除不必要的心理障礙。
新發展的產前遺傳診斷讓孕婦有更多、更佳的選擇機會,而胎兒的健康必須靠準媽媽的細心呵護及關注,這樣才能為寶寶的健康奠定一個好的基礎。期望每對父母都能享受為人父母的喜樂,每個嬰兒都是爸媽期盼的孩子。
多少歲生的孩子聰明?
在生育問題上,科學家們的著眼點是遺傳。法國遺傳學家摩里士的研究表明,年齡在30歲~35歲的男人所生育的后代是優秀的。
摩里士說,男性精子質量在30歲時達高峰,然后能保持5年的高質量。
另一方面,生理學家公認,女性在23歲~30歲是生育的佳年齡段。
這一時期女性全身發育完全成熟,卵子質量高,若懷胎生育,分娩危險小,胎兒生長發育好,早產、畸形兒和癡呆兒的發生率低。處于此年齡段的夫妻,生活經驗較為豐富,精力充沛,有能力撫育好嬰幼兒。女性若過早懷孕生育,胎兒與發育中的母親爭奪營養,對母親健康和胎兒發育都不好。
由此不難看出,男女生育的優化年齡組合應是前者比后者大7歲左右。父親年齡大,智力相對成熟,遺傳給下一代的“密碼”會更多;母親年紀輕,生命力旺盛,會給胎兒創造一個更良好的孕育環境,有利于胎兒發育生長,所以這種“優化組合”生育的后代易出“天才”。